偶爾讀到幾本書,個別有幾句還挺精警的:
[富人不胡來就能一直保持在富人,窮人不胡來就能一直保持在窮人]那也確實,窮人即使胡來了破產了都仍然是窮人,富人卻是一朝返貧。書指的是窮人要逆人性而行才有跨越的機會,順人性就很可能一生不變了。
[窮人一旦積累資本就沒有窮人,社會亦不能運轉,每隔一段時間總會有些事件將窮人的資本拿去]聽起來也合理,如果人人20歲打工10年,死省爛省都可以積累逾百萬財富,再俾佢儲多10年,40歲都退休了,個個都唔撈,真係搵個侍應都冇。而且確實當你儲左幾十萬,正好[買樓][結婚][生仔],湊巧正如書所講就俾佢消耗了你剛積累的資本。
[從小教導你們學一門好技術,進一個好行業,找一個好工作,那怕你是醫生還是工人,終究都是為了富人服務]這種觀念從小灌輸,看似合情合理,實則是你學的技術愈高,愈被綁死在安穩賣力上永遠為富人服務。已經身為醫生律師年入百萬的,絕不會冒險只會安分守己,等於直接被鎖死在普通人這層裡面,各自成為社會裡面不同的螺絲。
[向窮人講成家立業,向富人講業立家成],這裡有點因果關係,倒因為果?但確實符合我的邏輯,先成家,屋仔車仔老婆仔細路仔,無敵返貧4件套,真係翻身有點難。相反,先立業,積累一筆財富,錢生錢,那怕到時男人四十,也不乏女人吧,怕是隨傳隨到,去KTV點女人都得?講笑,但20年積累的財富肯定能躺平啦吧,多養一個老婆仔應該游刃有餘。
就先寫這幾句,哈哈,我只是在書店隨手翻,下次有空再翻,未睇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