省出來的:
但再怎麼極端節省都有限度,而且隨著節省的強度逐漸出現邊際遞減。過度節省亦只會在其他方面虧蝕,例如睡眠時間,精神健康,飲食質素,人際關係等。
確實在未賺到較多的錢時,[錢是省出來的],但隨著省出的錢變多了,再節省的效益已大幅下降,每年省出10萬,數年就幾十萬,如果你放長線,隨便一個波動就幾萬上落,你節衣縮食都不及1分鐘上落,省來干何用?
我踏入社會初期確實慳得一蚊得一蚊,數年後已經丟棄[錢是省出來]的觀念了哈哈,節省確實是第一桶金的主要來源,但有了這桶金之後我不鼓勵繼續省了,不值得,睡少了朋友少了。
賺出來的:
但光依靠自身,再怎麼賺,都會受制每天24小時,最後都會遇上天花板,而且每人的能力不同,我呢單月主動收入最高也就4萬頂天了,全職+兼職,收入上升還得靠自我增值和職場際遇,也不是自己能控制,而且智能發展千里,也不能確定長做長有,中年失業也並非不可能,但就算你20年全勤,不算通脹,主動收入賺盡都是960萬。
主動賺取當然是最直接了當的方法,不過能夠高收入的人士能有多少,至少我不是,我就是窮鬼,全家都是窮鬼,就只是好彩父母親戚有點棺材本俾我挪用一下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現在我透過諸多槓桿,股票倉市值700萬,實際打工13年左右吧,都是炒散,平均年收入連續13年都在統計處最低果33%。如果只靠自己真係蚊訓,我真感謝家人把儲蓄(內銀股)寄存在我戶口,讓我一開始就白嫖50萬額度,多張底牌用,支付工具面世時又搲了一筆,然後又用家人的錢轉給自己扮資產證明搞大自己的信用卡額度。
200萬,中銀孖展(家人+我)
240萬,恆生孖展及抵押透支(家人+我)
200萬,大新孖展(家人+我)
160萬,所有信用卡額度(我),目前很少賺錢套現,僅用在信用卡分期兌現及卡冚卡(有推廣時)
140萬,家人信用卡額度(在能力範圍內順手搞大家人的卡額度),(僅在有推廣時及卡冚卡時用)
今年恆指是個好開頭,希望好到尾,我持倉目前並無增減,繼續持貨逢高丟一丁點點,槓桿真是個好東西。